皮肤科-参竹通脉片
发布时间:2014-11-17 本文来源: 西安市中医院

参竹通脉片是西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已故老中医姜树荆研制的临床献方,具有清热解毒、通络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脉管炎、静脉炎、骨髓炎。

中医之“脱疽”相当于西医之动脉闭塞性疾病,这里指的主要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个病在发病的早期中医无确切的名称,后人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特点而常常归属于“筋病”或“痹症”的范围。在疾病发展的后期中医称之为“脱痈”或“脱疽”。对于本病的描述最早可见于《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自春秋战国到宋元朝1500年左右,无论在《鬼遗方》、《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等名著中,对本病的名称都称为“脱疽”。

脏腑蕴热是“脱疽”发病之根本原因。本病患者局部为患肢发凉、麻痛, 皮肤苍白或紫暗,跌阳脉微细或无,虽然呈现一派寒象,但患者全身却表现为舌暗红,体大而不嫩,苔多黄腻,口渴喜饮,大便干,小便黄。故全身症状属于阳热之症。追问病史,患者平素多食肥甘厚味,或烟酒无度,久而久之,湿热内生,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梁之变,足生大疔”,脏腑蕴热于内也。寒为阴邪,乃伤阳气,寒性凝滞,收引,故当寒邪侵袭于外时,则经脉气滞血凝,阻闭不通。正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塞,脉塞则蜷缩,蜷缩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邪侵袭于外也。当热与寒互相胶结时,“脏腑蕴热”就成了“脱疽”发病的主要原因。

冲脉失养是“脱疽”发病的主要病机。冲,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此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正如《灵枢#逆顺肥瘦篇》曰:“夫冲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阳于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中。伏行骨中,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根据冲脉的生理功能和循行路线,冲脉不仅代表着肢体的某条血脉,而且也体现着整个人体的血脉和血之运行状况。当热与寒、湿相互胶结时,冲脉首当其中,最先受害,失去应有的正常功能,致使营卫失调,气滞而血凝,脉痹而络阻。“跗上不动”正是冲脉长期失养之结果。

寒热错杂是“脱疽”临床之主要表现。《素问#逆调论》曰:“阴气少而阳气内生,故热而烦满也,阳气 少,阴气多, 故身寒如从水中生。”患者平素就有阴阳气血之所偏, 当感受了外邪之后, 就出现了寒象或热象,真热假寒或真寒假热的各种症状。例如寒湿多于热症, 热多于寒湿症, 湿热过盛而化火症,火毒过盛而化燥症,燥盛则伤阴,病久则气血双虚,痛甚则伤精耗液等,其内涉五脏六腑,外及皮脉肉筋骨。尽管临床症状复杂,而寒与热的消长变化却是“脱疽”的主要表现,也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参术通脉片是姜老参术合剂的成药,主要用于脱疽中的热症(热多于寒湿)型。主症:局部症状见寒症局部症状加重,疼痛(静止痛) 或局部暗红灼热、肿胀, 出现条索状硬节(结) 。全身症状有口干不欲饮,大便稍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病机:寒郁化热,脉络痹阻,气血不足。治则:清热解毒, 通络化瘀,益气养血。方药:根据舌苔又可分为偏湿热、偏虚、偏阴虚三种。参术通脉片适用于偏气虚者。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此四者为君药,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臣药,以香附、皂刺、穿山甲、竹沥通络散结止痛,佐以川续断引经,生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热解毒、益气养血、通络化瘀。